AD
首页 > 财经资讯 > 正文

锂电大井喷!抢人大战上演:股权激励是标配,涨薪是基本操作;从业者:越来越卷了!

[2022-05-23 00:01:19] 来源:证券时报 编辑:佚名 点击量:
评论 点击收藏
导读:1、锂电用人需求井喷:A股79家锂电池概念股2021年员工人数累计净增加近20万人,达2020年净增

  1、锂电用人需求井喷:A股79家锂电池概念股2021年员工人数累计净增加近20万人,达2020年净增加人数的13倍,其中66家呈正增长,21家增幅超40%,先惠技术、宁德时代、中伟股份、德方纳米、赢合科技等5家实现倍增。

  2、“抢人大战”打响:经验丰富的研发、工程师、高级技术人才资源稀缺,成为企业争抢的“香饽饽”,跳槽薪资翻番颇为常见;部分新项目因为缺乏统筹全局的项目负责人不敢轻易开工,产能落地存在变数;业内人士透露有些企业开始“囤积人才”,即便短期无用武之地,也要高薪养着,目的就是让竞争对手无人可用。

  3、“内卷模式”开启:加班是常态,双休成奢望,部分企业日均工作时长超12小时,行业吸引力和人才留存率面临严峻挑战,高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仅有1/3留在锂电行业。企业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少部分重点人才上,以求压缩成本;而大部分基层员工则多处于“骑驴找马”的状态,较高的流动性导致归属感缺乏。

  4、企业各显神通:股权激励几乎成为标配,涨薪是必选动作,地方人才政策是助力砝码,对接高校、储备人才则被作为长期工作持续推进。

  2021年以来,伴随锂电扩产潮的来临,行业用人需求呈井喷式增长,一场人才招引的“暗战”正在业内悄然上演。

  大量释放的招聘需求像鲶鱼般搅动整个行业,用工成本水涨船高,而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却可遇而不可求,造就了短期的结构性紧缺;与此同时,锂电行业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员工直呼“内卷”严重,人员留存率与行业吸引力面临严峻拷问。扩招大潮下,企业如何提升招引能力,同时消弭人力增长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,将人才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,成为必修课。

  扩招进行时

  “目前锂电行业整体处于扩产期,增量工作机会比较多,一般有3-5年工作经历,只要在招聘网站投了简历,就会有各种猎头找上门来。”华中地区一家锂电材料厂员工曾斌(化名)告诉·e公司记者。

  曾斌反映的情况,从各大锂电企业扩招数据中或可得到印证。数据显示,A股79家锂电池概念股2021年员工人数累计净增加近20万人,达2020年净增加人数的13倍,其中66家呈正增长,21家增幅超40%,先惠技术、宁德时代、中伟股份、德方纳米、赢合科技等5家实现倍增。以宁德时代为例,2021年员工人数增至8.36万人,同比增长5万人,增幅达152.74%,其中生产人员、技术人员增幅居前,分别增长4.47万人、4487人,增幅为216.17%、80.24%。

锂电大井喷!抢人大战上演:股权激励是标配,涨薪是基本操作;从业者:越来越卷了!

 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,根据生产规划,2021年新建产线较多,宁德、四川、江苏、广东等地均有新产线落地投产,因此对生产、技术人员需求量有明显增幅;除此之外,公司研发人员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。“从招聘结构来看,目前通过社会招聘加入公司的员工较多。社招人才具有成熟的职场经历和相关岗位经验,工作上手快,也往往能够更快产出成果;而对于校园招聘的人才,公司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发展潜力,会配备充分的资源进行培养。2022年,我们仍将根据生产建设和研发的需要持续引进各类人才。”

  欣旺达招聘信息显示,2021年以来已启动多轮校招,累计提供工作岗位超1000个。“今年校招的学生比去年多了很多。”公司相关人士表示。

锂电大井喷!抢人大战上演:股权激励是标配,涨薪是基本操作;从业者:越来越卷了!

  “春节后,我们一次性招了几十个人,是近几年来招得最多的一次。” 界首市天鸿最近一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为例,首次拟人均获授期权份额约为2.73万股,若按行权价18.77元/股与当前股价差额测算,人均浮盈将超40万元;孚能科技去年6月发布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,首次人均获授股份数超7万股,授予价为14.11元/股,当前人均浮盈超60万元。

  前述华东地区正极材料厂从业人士表示,现在很多人才在择业时会把是否配备股权作为重要考量标准,锂电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会对非上市企业形成降维打击,一定程度上造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。

  对于大部分非上市企业来说,涨薪或许是最为有效的办法。 “每年一次定岗定级调薪基本是标配,年前我们还给技术人员大幅调高了工资。”华北地区一位锂电企业高管告诉锂电大井喷!抢人大战上演:股权激励是标配,涨薪是基本操作;从业者:越来越卷了!·e公司记者,现在正是拼人、拼产能、拼资本的时候,任何一样都不能落下。

  除薪酬外,企业文化也是留住人才的抓手。 “为员工提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,建立传帮带的氛围,比如为新员工安排职业导师等,给予技能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培养,也可以增加员工的认同感。”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。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亦指出,通过双向培养、建家留才等方式有助于留住人才。

  地方政府支持是人才招引的一大砝码。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,地方人才政策为公司引进了大量科技创新人才。按照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人才支持相关政策,985、211高校全日制毕业生,可分别按企业税前支付薪酬的60%、50%享受补助,个人累计补助不超过3年。

  在多数锂电企业看来,对接高校、储备人才应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推进。 “有些人才暂时虽然不为我所有,但却可以为我所用。”李汪洋表示,“通过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在技术攻关的关键节点可以聘请相关人才过来阶段性服务,这首先可以节省用人成本,其次在必要时能将高校前沿学术成果进行转化,有望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。”

  对储备人才的渴求从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涨幅可见一斑。欣旺达2022届校招扩招开出的薪酬条件为 本科生年薪105万、硕士12-27万、博士34-41万 ,较几个月前的2021届春招增幅较大,其中本科生提升2万元、硕士2-8万元、博士4-8万元。

锂电大井喷!抢人大战上演:股权激励是标配,涨薪是基本操作;从业者:越来越卷了!

  在大城市及人才聚集地设立研发中心,作为招引高端人才的平台也是可行性路径。如宁德时代在上海闵行成立未来能源研究院;国轩高科在上海嘉定建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,旨在发挥上海区域经济“龙头”作用和人才战略高地的号召力。

  当然,行业对于人才的最终需求还得依赖企业扩产节奏以及对未来的预期。 墨柯表示,从绝对数来说,今年锂电企业的员工人数应该还是会继续增长,但增速较难预测。今年以来受防疫管控影响,终端市场的一些潜在需求可能会消失,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信心,而一旦对市场预期发生变化,企业的扩招计划大概率就会面临调整。

查看更多:人才   锂电   行业   宁德   企业

为您推荐